收藏:财富就在身边 处处留心皆财富
2015-12-07 来源:作者:
通货膨胀严重,实际利率为负,股市一蹶不振……一时间,许多人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而苦恼。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去刻意搜寻,只要多个心眼稍加留意,说不定财富就在身边,并且"得来全不费功夫"。请看发生在笔者身边的几则小故事:
坐着赚钱的红木家具
买了新房,装修已毕,该买什么样的家具一时间难住了老张两口子。经一位粗通收藏的朋友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最终选择了红木家具。由于价格远比普通家具昂贵,并且红木椅子坐着怎么也不如柔软的沙发舒服,购买之初就持保留意见的张夫人还时不时地唠叨几句。但短短几年后的今天,市场上类似红木家具的价格早已今非昔比,价格打着滚地往上翻,真可谓"坐着赚钱",如今连张夫人也不得不佩服老公当初的果断决策了。
名利双收的"猴子"
笔者老家的刘先生酷爱集邮。1980年发行猴票时,因为自己属猴,并且邮票上黄永玉画的猴子确实招人喜爱,刘先生通过各种渠道买进了5个整版,随后还在寄信时贴掉了大半个版。后来猴票价格一路上扬,即使在邮市全线回调的时候也拒绝回落,刘先生这才发现了猴票的内在价值,不仅没有听从众邮友劝他"见高出货"的劝告,反而只要见到好品相的猴票就心痒难耐,不停地吃进,并因此获得了"猴头"的雅号。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总共十来版的猴票居然把他送进了集邮家的行列,并成为一家全国性行业集邮协会的负责人之一。如今,仅仅一个整版"猴子"的市场价就已超过百万,"猴头"可谓名利双收。
紫砂壶:喝出价值来
爱喝茶的小李多年来一直对紫砂壶情有独钟,家里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壶收藏了好几百把。平日里不仅可观赏、把玩,还可邀得茶友品茗斗茶,茶室里时常高朋满座、满室馨香。
小李最喜欢收藏的就是一些"小名家"的壶,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正是看中了他们的"成长性":"很多小名家的作品已有相当水平,只是由于资历不够,职称没有上去而已,但最终肯定会升上去,成为大家的。小名家与大家作品间的价格相差巨大,先买一些小名家的壶'养'起来,等他们成为大家时,岂不就是一大笔财富?"事实的确如此,小李当初收藏的一些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有的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工艺美术大师,最初几百千把块的单件投资在茶香缭绕间已升值到了数万甚至数十万元。
玉把件:越搓越值钱
也就在两年前,小王见到一位同事手里拿着一件玉雕件不住地摩挲,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他也接过来把玩了一下,觉得很是舒服,玉件上的雕刻图案也赏心悦目。随后的几天,他老觉得心里一直挂念着什么,直到后来托比较懂行的朋友到古玩城花近万元购得一件和田籽料的白玉把件,从此天天在手里把玩,心神才安定下来。"看来我真跟这块玉有缘。"他时常乐呵呵地说。
不久前,那位帮他买玉的朋友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出让当初购得的那件玉件,并且开出了5万元的"收购价"。这让小王很是吃了一惊,但一想到这是自己唯一的一块玉,并且又确实跟自己有缘,便回绝了朋友的要求。"搓了两年,涨了4万,这样的宝贝谁舍得卖啊?"不仅不卖,小王还有些后悔呢:早知道和田玉涨得这么厉害,当初多买一些多好!
外汇券:过期不作废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少知道外汇券了。但在那个年代,这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改革开放后,外汇券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退出了流通领域。
一位朋友在炫耀了一通自己的麻将"战绩"之后,谈到一位"麻友"几圈下来输了个一塌糊涂,身上带的现金输完了,便赊账。到散场时无钱了账,便掏出一大叠已经过期作废的外汇券抵赌债。赢钱的人当然不干,双方差点开打"全武行"。最后还是房主息事宁人,用等额现金换走了所有的兑换券,大家这才和气收场。
看似"迫不得已"的行为,却为房主带来了不菲的利润。听说收藏市场上兑换券的售价远远高于本身的面值,他便把一沓子"息事宁人券"带到一个主营邮币卡的交易市场,并最终以2倍~3倍面值的价格"一枪打",全卖了出去。后来知道卖便宜了,房主甚至还有些后悔呢。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而在个人和家庭的投资理财中,是不是也完全可以用"处处留心皆财富"来形容呢?